港西早期稱為:下湖港又稱金湖港。因港闊水深,具避風優勢,又是台灣與澎湖最短航距點,曾經是雲林縣的商港之一。
主要生產 ::蚵 、文蛤、烏魚、烏魚子、 白蝦。
公共設施 ::濱臨海邊的休憩園區。
特色建築:百年咕咾石古厝-社區目前仍保有鄉內唯一完整的「咕咾石古屋」。
宗教祭典:牽水藏、金湖萬善爺廟-奉祀萬善爺公「九頭十八手」、民俗技藝、舞旗、舞獅等等。
養殖區:文蛤、虱目魚、蝦、蚵棚、吊蚵。
「牽水藏」是台灣雲林縣口湖鄉的祭儀。每年農曆六月初八,當地蚶仔寮舊金湖港萬善祠和金湖萬善爺廟皆會舉行一年一度的民俗祭典—牽水藏,為當地居民為了要緬懷與拔度一百多年前罹難於水災的先民所衍生的特殊祭儀,是為全臺灣規模最龐大的牽水藏儀式。2008年雲林縣政府登錄為地方無形文化資產,並加入製作水藏,配合地方文史課程等教學活動成為臺灣特有的文化活動-「牽水藏文化節」。2010年由文建會指定「口湖牽水藏」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
口湖地區也因六七水災溺死者眾多導致當地得牽水藏儀式特別壯觀。水藏的外型為一竹篾編製的空心圓筒狀物,取材嚴選至少兩年的桂竹,高約四尺左右,以竹竿為藏心,另將竹篾以同心內外圓的方式,將藏身紮分三節,內圍糊以白紙,外圍糊三色藏鬚,並於藏身最上方插上三角旗,書寫亡者姓名,由上至下分別貼上七爺八爺,山神土地,觀音佛祖等紙糊神像,每層藏身糊有雲梯,象徵亡魂由凶惡至和善、由苦難到極樂的大解脫。水藏通常擺於萬善爺廟的廟埕旁,現今口湖地區的水藏約莫有六七千座左右,廟埕已經無法容納,需擺放置廟旁的道路上。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港西社區發展協會 謝神符 理事長
社區地址:雲林縣口湖鄉港西村正義路5號
連絡電話: 0919-050680
_